第四個字是鼐的成語 |
第四個字是鼐的成語的成語大全 | |
調和鼎鼐 | 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 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果聞勿藥之喜,更喜調鼎之功?!?/td> |
相關詞語 | |
調和鼎鼐 | 【意思解釋】1.調和五味。喻指宰相治理天下。 |
鼎鼐 | 【意思解釋】1.鼎和鼐。古代兩種烹飪器具。 2.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。 |
鼎鼐和 | 【意思解釋】1.見"鼎鼐調和"。 |
鼎鼐調和 | 【意思解釋】1.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,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,遂輔武丁以治國。后因以"鼎鼐調和"比喻處理國政。 |
姚鼐(1732-1815) | 【意思解釋】清代散文家。字姬傳、夢fd38,人稱惜抱先生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年間進士。官至刑部郎中。后主持各書院講席四十年。散文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,論文提倡義理、考證、文章三者合一。選編有《古文辭類纂》、《五七言今體詩鈔》。有《惜抱軒全集》。 |
相關成語接龍
相關成語分類
- 形容生活重擔的成語_詞語
- 包含鼐字的成語_包含鼐字的詞語
- 雨過天晴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_詞語
- 形容雨過天晴之后的成語_詞語
- 形容雨過天晴的成語_詞語
- 形容雨過天晴成語_詞語
- 形容雨過天晴的成語有哪些_詞語
相關成語補全
第四個字是鼐的成語的相關成語 | |
調和鼎鼐 | 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 《舊唐書·裴度傳》:“果聞勿藥之喜,更喜調鼎之功?!?/td> |
鼎鼐調和 | 比喻處理國政。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,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,遂輔武丁以治國。 |
相關的造句 | |